“鞋王”百丽意图重返港交所

私有化退市 7 年后," 鞋王 " 意图重返港交所。

近日,百丽时尚集团(下称 " 百丽时尚 ")向港交所递表,由美银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这也是自 2022 年 3 月百丽时尚冲击港交所 IPO 折戟后的卷土重来。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 2022 年零售额计,百丽时尚以 12.3% 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时尚鞋履市场第一,比第二名高约 6.8 个百分点。

在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 9 个月,百丽时尚营收同比增长 12.8% 至 161 亿元;净利润则同比增长 92.7% 至 21 亿元,净利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12.8%。

2017 年,百丽国际(百丽时尚曾经的母公司)的鞋类业务陷入负增长困境,创始人盛百椒决意转型。

在其后来牵头下,引入高瓴和鼎晖,以 531 亿港元的估值对百丽国际进行私有化退市,缔造出港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交易。

私有化之后,高瓴资本持股 57.6%,鼎晖投资持股 11.9%,参与私有化的管理层持有其余 30.5%,百丽创始人邓耀和盛百椒则套现 136.76 亿港元离场。

如今距离私有化 7 年过去,在对百丽国际进行过一番分拆、" 改造 " 之后,高瓴等外部投资机构终于等来了收获时刻。

目前,高瓴、智者创业有限公司(管理层持股平台)为百丽时尚的控股股东,分别持有 Muse Holdings 44.48%、46.36% 的股份,Muse Holdings 间接 100% 控股百丽时尚,鼎晖投资亦通过 Muse Holdings 持有百丽时尚 9.16% 的股份。

完成 " 大象转身 " 的百丽时尚,正等待市场对它的重新定价。

募资还债

此次冲击上市募资,百丽时尚的目标之一,就是还债。

招股书显示,百丽时尚的募资用途包括偿还银行借款;投资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其中,偿还借款被列在了募资用途的首位,足见还债压力之大。

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 9 个月,百丽时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 83.87%,其因银行贷款和租赁负债需承担的融资成本就有 1.16 亿元。

如今的债务压力来自 7 年前百丽国际私有化交易的余波。

在那笔私有化交易中,总价高达 531 亿港元,创下港股私有化退市的金额记录,其中私有化所需现金总额达到约 453 亿港元。

除高瓴、鼎晖等收购方提供 173 亿港元现金投资外,另有 280 亿港元来自美国银行提供的收购融资,收购融资由二者持有的百丽国际股份作为质押担保。

这一背景下,2022 财年百丽时尚向股东派发股息 20 亿元,当时的控股实体百丽国际进而得以将绝大部分股息用于偿还私有化时产生的债务。

2022 年 1 月,百丽国际将百丽时尚全部股份转让给 Muse Holdings 间接控股的 Belle Brands,至此 Belle Brands100% 控股百丽时尚。次年,百丽时尚再度向控股股东 Belle Brands 宣派 20 亿元股息。

在招股书中,百丽时尚表示高瓴和鼎晖在私有化交易中的银行贷款现金目前已经偿还完毕。

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百丽时尚仍有银行贷款 48 亿。其中包括 23 亿长期境外银行贷款、19 亿短期境内银行贷款以及 6.5 亿港元短期境外银行贷款,短期银行借款达到 25.08 亿元。

大象起舞

高瓴、鼎晖等外部资本对退市时年营收仍能达到 400 亿元的百丽国际进行的分拆、改造,堪称让大象再度起舞。

张磊曾对这笔交易表示,高瓴集团的长期资本基础,结合数字经济和公司运营方面的经验,必定可以帮助百丽国际通过施行必要的变革,在网络时代重获生机。

彼时的背景是,百丽国际对线上渠道严重 " 水土不服 "、举步维艰。

2017 财年,百丽国际鞋类营收同比下滑 10%,整体营收仅微增 2.21%,净利同降 18.09%,市值也从巅峰时的 1500 亿港元跌至不足 350 亿港元。

最终,与百丽国际早有渊源的鼎晖、以及高瓴资本向其投出橄榄枝,三者一拍即合。

在高瓴等资方操盘下,百丽国际开始了 " 瘦身 " 增效。

百丽国际先是将旗下增势正猛运动服饰类代理业务打包装入滔搏(6110.HK),并在 2019 年将其送往港股上市。

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高瓴、智者创业和 TMF 集团分别持有滔搏 34.89%、20.23% 和 9.07% 的股份。

百丽国际剩下的鞋类业务和部分服装代理业务被装入了如今的百丽时尚。

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 9 个月,百丽时尚鞋履产品的营收录得 140.21 亿元,占比 87%,服饰产品则分别为 20.91 亿元和 13%。

包括 BELLE、TATA、STACCATO、TEENMIX 和 BASTO 等前五大自有鞋履品牌品牌则贡献了约 63% 的收入。

BELLE 为百丽时尚贡献了最多的营收,营收占比约为 28%。

对百丽时尚的改造中,高瓴等资方采取的主要动作有二:

一方面,在关闭线下渠道的低效门店。

截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百丽时尚仅剩 8361 家直营店,但仍为中国最大的直营时尚零售网络。

作为对比,两年前其门店数还有 9153 家,而更早在退市前,百丽时尚的门店数曾达到 1.3 万家。

此外百丽时尚调整了门店布局,大幅缩减低效的百货商场门店,重点发展购物中心渠道。

相较 2017 年,百货商场营收占比从 70% 降至不到 40%。

在线上渠道,百丽时尚似乎已不再茫然失措。

据招股书,百丽时尚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从 2017 财年不到 7% 提升至 2023 财年的 27.1%,线上渠道中,直播带货占到 27%。

另一方面,百丽时尚对旗下的多个女鞋品牌做出区隔,仍在不断通过收购扩张。

比如 2018 年收购高端女鞋品牌 73Hours 60.68% 的股权;2023 年再度斥资 5500 万对运动休闲鞋履品牌 OGR 进行收购。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 年,百丽时尚旗下的 STACCATO、Hush Puppies 及 Joy&Peace 分别在中国中高端时尚鞋履品牌中分列前三;BELLE、TATA、Teenmix 及 BATA 则分别在中国中端时尚鞋履品牌分列第一、二、三和第五位;而在大众时尚鞋履市场,BASTO 及 SENDA 分列第四、五位。

由此可见,退市 7 年以后," 鞋王 " 的统治力仍在。

但当下的时尚鞋履市场已不再是高速增长的市场。